通江縣位于四川省巴中市東北部,米倉山東段南麓大巴山缺口處。地處川陜、楚蜀交界線上。居北緯31°39′~32°33′,東經(jīng)106°59′~107°46′之間北與陜西省南鄭、西鄉(xiāng)、鎮(zhèn)巴三縣毗鄰,東接萬源市,南接平昌縣,西與巴州、南江二縣相依。歷代舊志皆云:“依三巴之舊城,控全蜀之左隅”。“后連延于秦隴,則迤邐之荊吳”,北扼“巴梁之沖要”,東扼“蜀楚咽喉”。通江縣域東西距73.3公里,南北距98.5公里,幅員4116.58平方公里,轄14個區(qū)(鎮(zhèn)),79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70萬人。
行政區(qū)劃
通江縣轄14個鎮(zhèn)、35個鄉(xiāng):
鎮(zhèn):諾江鎮(zhèn)、鐵佛鎮(zhèn)、洪口鎮(zhèn)、麻石鎮(zhèn)、瓦室鎮(zhèn)、涪陽鎮(zhèn)、鐵溪鎮(zhèn)、諾水河鎮(zhèn)、民勝鎮(zhèn)、火炬鎮(zhèn)、廣納鎮(zhèn)、永安鎮(zhèn)、至誠鎮(zhèn)、沙溪鎮(zhèn)
鄉(xiāng):楊柏鄉(xiāng)、大興鄉(xiāng)、東山鄉(xiāng)、三溪鄉(xiāng)、雙泉鄉(xiāng)、文峰鄉(xiāng)、春在鄉(xiāng)、三合鄉(xiāng)、云曇鄉(xiāng)、唱歌鄉(xiāng)、芝苞鄉(xiāng)、董溪鄉(xiāng)、澌波鄉(xiāng)、松溪鄉(xiāng)、九層鄉(xiāng)、勝利鄉(xiāng)、板凳鄉(xiāng)、文勝鄉(xiāng)、興隆鄉(xiāng)、毛裕鄉(xiāng)、泥溪鄉(xiāng)、煙溪鄉(xiāng)、沙坪鄉(xiāng)、朱元鄉(xiāng)、長坪鄉(xiāng)、空山鄉(xiāng)、青浴鄉(xiāng)、鐵廠鄉(xiāng)、新場鄉(xiāng)、陳河鄉(xiāng)、草池鄉(xiāng)、回林鄉(xiāng)、龍鳳場鄉(xiāng)、兩河口鄉(xiāng)、板橋口鄉(xiāng)
歷史沿革
通江歷史悠久,置縣源遠流長?h南擂鼓寨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先祖已在這塊土地上繁銜生息。通江,商周、春秋屬巴國,秦屬巴郡,西漢為巴郡宕渠縣地,東漢為巴郡宣漢、漢昌二縣地,三國蜀及晉因之。南朝梁為遂寧郡始寧縣地。北魏正始中(504~507)首置符陽縣,同置其章郡,屬巴州。西魏大統(tǒng)中(535~551)析始寧縣地置諾水縣,屬巴州遂寧郡。
宋乾德四年(966)省東巴縣入通江縣,五年省廣納縣入通江縣。熙寧五年(1072)廢壁州,省符陽、白石二縣入通江縣,屬利州路巴州。宋末分通江縣為上通江、下通江二縣,皆屬利州路巴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省上、下通江縣入曾口縣。至正四年(1344)復置通江縣,屬巴州,明因之。
清屬保寧府,民國前期屬嘉陵道。川陜省蘇維埃政府時期,廢通江縣而置赤北、赤江、紅江三縣和苦草壩、洪口兩特別區(qū),并于通江城置川陜省。民國24年(1935)春復置通江縣,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qū)。建國后屬川北行署區(qū)達縣專區(qū)。1968年起屬達縣地區(qū)。1993年10月,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縣從達縣地區(qū)分離出來,成立巴中地區(qū),屬巴中地區(qū)。2000年12月,改巴中地區(qū)為巴中市,現(xiàn)屬巴中市。
地理位置
縣人民政府駐地——諾江鎮(zhèn),南距達州市150公里,距重慶市420公里;西距巴中市89公里,距省會成都市580公里,距廣元市270公里;東距萬源市180公里;北距陜西省鎮(zhèn)巴縣158公里;西北距南江縣131公里。
縣境與相鄰的7個縣、市、區(qū)的40個鄉(xiāng)鎮(zhèn)接壤,縣界總長551.82公里。其中與萬源市接壤界長131.48公里,與平昌縣接壤界長160.94公里,與巴州區(qū)接壤界長50.98公里,與南江縣接壤界長89.63公里,與南鄭縣接壤界長51.73公里,與西鄉(xiāng)縣接壤界長5.97公里,與鎮(zhèn)巴縣接壤界長61.09公里?h界中含四川、陜西兩省接壤之界,其中省界總長118.79公里。
地形地貌
縣屬中、低山區(qū),包括中切割低山、中切割中山和深切割中山。呈“三山夾兩谷”地形。地貌基本特征有三:低、中山界限明顯,均受三個二級構造單元的構造線控制。涪陽—五龍山鼻狀構造軸線,為縣境低、中山的分界線,此線以南為中切割低山。川北臺陷與米倉山、大巴山交界線,形成縣境中切割中山與深切割中山的分界線,此線以北為深切割中山。米倉山臺穹中樓子廟—空山壩撓曲褶皺帶之南端,為縣境巖溶地貌的分界線,此線以北為中山巖溶地貌。切割深,多窄谷、峽谷。中切割低山切割一般600米,多“V”型谷、平底谷;中切割中山切割一般700~900米,多窄谷;深切割中山切割高達1200米以上,多峽谷。三級階梯狀構造,從北至南逐漸降低。北部深切割中山海拔1500~2000米;中部中切割中山海拔1300~1500米;南部中切割低山海拔800~1000米。
氣候特點
縣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6.7℃,較歷年平均氣溫16.6℃偏高0.1℃;年極端最高氣溫38.4℃,較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4℃偏低2.0℃,年極端最低氣溫—1.1℃,較歷年最低氣溫—6.2℃偏高5.1℃;年總降水量1399.2mm;年日照時數(shù)1299.2小時,較歷年平均1370.1小時偏少5.2%。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縣屬中、低山區(qū),呈“三山夾兩谷”之勢,三級階梯狀構造明顯,從北至南逐漸降低。北部深切割中山區(qū)海拔1500~2000米,區(qū)內(nèi)喀斯特地貌形成眾多地下溶洞;中部中切割中山區(qū)海拔1300~1500米;南部中切割低山區(qū)海拔800—1000米。播種耕地面積89693公頃?h內(nèi)土壤共有6個土類、10個亞類、16個土屬、36個土種。其中有31個土種是農(nóng)業(yè)土壤,7個土種是森林土。水稻土是全縣農(nóng)業(yè)土壤中最大的土類,面積406858畝,占農(nóng)業(yè)土壤的54%;次為紫色土類,面積194108畝,占25。8%;再次為黃棕壤、黃壤、石灰?guī)r土、新積土等4個土類。水稻土類有3個亞類、7個土屬、15個土種,其中淹育型水稻土亞類紫泥土田土屬是最大的土屬,有3個土種,面積193840畝,占水稻土的47.6%;次為潴育型水稻土亞類紫黃泥田土屬,有4個土種,面積177021畝,占43.5%。旱作土壤有5個土類、7個亞類、9個土屬、16個土種,其中最大的土類是紫色土類,面積194108畝,占旱地面積的56%。
水資源 縣境水系呈網(wǎng)狀發(fā)育,河谷溪溝密布,宕(大通江)、諾(小通江)二水從北至南,縱貫北部中部區(qū)域。境內(nèi)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4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理以上的4條。境內(nèi)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6.9億立方米。其中境內(nèi)地下水年出露量為2.260億立方米?h過境地表水數(shù)量較大,多年平均年徑量32.8億立方米。縣水能理論蘊藏總量36.70萬千瓦,可開發(fā)水能資源20.22萬千瓦,占總蘊藏量的55%。
生物資源 境內(nèi)植物、動物資源豐富。年均播種耕地面積89693公頃。全縣林地1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7.61%。有植物喬灌木77科308種,其中果木類13種,竹類8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樹種主要有水杉、三尖杉、銀杏、鵝掌楸、紅豆樹、領春木、華榛等14種;有野生動物(不含昆蟲)331種,其中列入國家一、二類保護的動物主要有毛冠鹿、金雕、云豹、金錢豹、獼猴、蘇門羚、林麝、大鯢、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1余種。
礦產(chǎn)資源 金屬礦藏有菱鐵礦、赤鐵礦、鉛土礦、銀礦等;能源礦藏有煤、石油、天然氣、鈾等。此外,石灰石、白云巖、石英石、石膏、大理石、硫鐵礦、鉀礦石、膨潤土均有一定的分布?h境油氣資源極為豐富,系整個通(江)南(江)巴(州)油氣構造帶的核心區(qū)域,F(xiàn)已探明縣境天然氣儲量為5600億立方米。
經(jīng)濟狀況
2009年通江縣完成生產(chǎn)總值4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增速比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chǎn)業(yè)增加值16.41億元,增長4.8%;第二產(chǎn)業(yè)增加值12.60億元,增長32.2%;第三產(chǎn)業(yè)增加值17.79億元,增長10.5%。三次產(chǎn)業(yè)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2%、48.8%和35.0%。人均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7129元,增長13.7%。三次產(chǎn)業(yè)結構從上年的37.5:24.1:38.4調整為35.1:26.9:38.0。
交通運輸
通江縣交通便捷。加大了對交通與信息網(wǎng)絡的建設,全縣鄉(xiāng)通公路總里程達1120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220公里,形成了省、縣、鄉(xiāng)道縱橫交錯的公路網(wǎng)。開通了萬門程控電話,78個村和所有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了通訊程控化,傳輸光纖化,國際國內(nèi)直撥,區(qū)鎮(zhèn)全部建起了網(wǎng)絡基站,全縣電話裝機容量達到了每百人5部。2004年全縣建成了通鄉(xiāng)油路50公里,新建村道路320公里,完成了33條鄉(xiāng)道路的集中整治。
旅游資源
集自然風光、革命遺址、歷史名勝于一體的旅游資源,是通江的一大特色。諾水河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由“諾水洞天”、“臨江麗峽”、“空山天盆”、“唱歌石林”四大景區(qū)組成,有著名景點270余處,面積525平方公里。溶洞堪稱人間仙境,是亞洲最大的地下溶洞群。這里山山有洞,洞中有洞,洞洞獨特。諾水洞天與臨江麗峽、空山天盆景區(qū)相映生輝。金凝玉砌的溶洞、五彩斑斕的河水、清幽如畫的群峰、飛泉瀉壁的峽谷、原始豐茂的森林,融雄、幽、險、奇于一爐,已成為西部旅游新亮點。
通江,是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首府。川陜蘇區(qū)被毛澤東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區(qū)域”。
李先念、徐向前等446位將軍曾在這里運籌帷幄,血戰(zhàn)疆場。當時通江總人口不足23萬人,就有4.8萬余人參加紅軍,新中國成立時僅4000余人幸存。傅崇碧、何正文、陳彬等10位通江籍兒女成長為共和國將軍。胡耀邦、江澤民曾先后為“川陜革命根據(jù)地軍史陳列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題寫?zhàn)^名。至今保存完好的紅軍遺址、遺物、文物遍布全縣,其數(shù)量之多,內(nèi)容之豐富,文物之珍貴,全國罕見,堪稱“露天革命博物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紅云崖紅軍石刻標語”被列為全國123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
通江素有“一府三鄉(xiāng)”(川陜革命根據(jù)地首府、溶洞之鄉(xiāng)、紅軍之鄉(xiāng)、銀耳之鄉(xiāng))的美稱。通江是溶洞之鄉(xiāng)。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諾水河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金童山至中峰洞為腹心地帶,沿河兩岸奇峰突兀,峭壁如削,頗有桂林景致、三峽險趣,其間地下溶洞密布,洞洞相連,洞中有洞,已初步探明景區(qū)溶洞138個。其中中峰洞、龍湖洞、仙人洞、獅子洞、樓房洞、宋家洞等洞內(nèi)鐘乳石五光十色、千姿百態(tài)、狀若天庭水府。
堪稱“天下第一洞”的中峰洞主洞長7800米,可游覽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更有長約10里的臨江麗峽,“天鑄一銅城”的得漢城,震撼清王朝統(tǒng)治達10年之久的白蓮教通江藍號義軍駐地麻壩寨石林,“非南海即南海、不西湖卻西湖”的穿云洞等景點如顆顆明珠鑲嵌在縣境各處。
通江是紅軍之鄉(xiāng)。通江是川陜革命根據(jù)地首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大蘇區(qū)。革命遺址和石刻標語遍及城鄉(xiāng),僅主要革命遺址多達50多處。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和總政治部舊址、紅場、列寧公園、巨幅石刻標語等均保存完好。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為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墓地。每字高5.9米、寬4.9米的“赤化全川”石刻標語堪稱“標語之王”收錄于辭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等辦公居住的“五一村”原貌依舊。“空山壩大捷”戰(zhàn)場遺址已舊貌換新顏。胡耀邦、江澤民、葉選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筆題詞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軍史陳列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和“紅軍廣場”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具有豐富的紅軍文化內(nèi)涵。
風景名勝
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通江縣境內(nèi),地處四川盆地東北緣米倉山東南麓,園區(qū)總面積11511m2,最高海拔2117m。公園由掛寶嶺原始風光游覽區(qū)、天香峰森林文化游樂區(qū)、鷹爪嶺森林野營游樂區(qū)、空山壩巖溶風光游覽區(qū)、猴子巖峽谷風光游覽區(qū)等5大景區(qū)組成。景區(qū)內(nèi)現(xiàn)有自然景點60個,人文景點19個。園內(nèi)天然闊葉林海壯闊,季相景觀多彩;巖溶地貌典型,類型多樣;山間盆地寬闊,長嶺峰叢圍合;天象景觀資源豐富,景色奇麗迷人;峽谷幽深神秘,暗河高瀑壯觀;溪流蜿蜒靈秀,巖溶小湖秀雅;紅軍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清純質樸,被譽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諾水河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東北部的“中國銀耳之鄉(xiāng)”通江縣境內(nèi),幅員450余平方公里,海拔500——2088.6米,主要景點集中在諾水河畔,臨江峽谷,空山天盆,麻壩石林等四大片區(qū)。 它緊鄰陜西漢中,東有“秦川鎖鑰”護持,西與“劍門蜀道”相連,境內(nèi)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險峰兀立,怪石叢生,關隘、峽谷、飛瀑、暗河比比皆是,大致可分“諾水洞天 ”、“臨江麗峽”、“空山天盆”、“麻壩石林 ”四大獨立景區(qū),呈弧形分布,與毛澤東同志譽為“全國第二大蘇區(qū)”——川陜蘇區(qū)的首府通江縣城構成一條環(huán)形風景線,堪稱秦巴山區(qū)第一勝地。
文物古跡
吳士達墓:位于文峰村吳家灣,建于清朝同治癸酉年(1873)。墓地約占一畝多,除正面亡堂壽藏,三面條石砌壁,四面條石拱篷封頂。內(nèi)墓壩可容一個生產(chǎn)隊的人開會、乘涼、躲雨。周圍鑲嵌著的石刻透明泡花兩朵的篩子大小。還有“鸞鳳翱翔”、“虎嘯龍吟”、麒麟跳躍、熊跑獅舞、文武百官議事等出出古戲等。墓壩大門口還有座獅,雙斗桅桿,走廊、過道、墳罩子。
紅四方面軍烈士陵園:坐落在通江縣城東四十余公里的沙溪王坪村,原名王坪烈士墓。一九三三年冬,四川軍閥劉湘六路圍攻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時,王坪地勢險要,紅四方面軍曾將總醫(yī)院設于此。為悼念住院犧牲的烈士,總醫(yī)院醫(yī)務人員于一九三四年在院旁修建烈士陵園,占地百畝。墓區(qū)安葬有三千八百多名紅軍指戰(zhàn)員的遺體,園內(nèi)蒼松翠柏,百花爭艷。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位于四川省通江縣城文廟,背抵列寧公園,面臨通江河,由大成殿,東西兩廡以及載門、欞星門、萬仞宮墻、泮池等組成,據(jù)《通江縣志》記載,大成殿為明景泰申年(一四五二)縣令周南在舊基重建。其造型疑重,結構嚴謹,石柱板壁,穿斗屋架,主體建設雕梁畫柱,屋面琉璃生輝,房脊雕龍嵌鳳,拱托三十根大木,石庭柱的座墩上,鐫刻有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工藝精巧,維妙維肖,建筑占地2500余平方米,高墻重門,巍巍峨峨。
川陜省工農(nóng)總醫(yī)院舊址:1933年7月,川陜省工農(nóng)總醫(yī)院在毛浴成立,1934年2月遷往長勝嘯口梁麻壩里。總醫(yī)院占地8.3平方公里,下設政治部、醫(yī)務處、總務處和15個病號連。原部設在聶家老屋,15個病連分布在三條長塬的15個大院子里。所有舊址原貌依存,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院長先后由李敬元、陳鼎玉、王興剛、王朝祿擔任。
紅四方面軍總醫(yī)院舊址群:位于沙溪鎮(zhèn)王坪村,包括總醫(yī)院部、政治部、醫(y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yī)療機構,屬軍、政、醫(y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江特產(chǎn)
通江香菇:源于野生,自古以來稱為香菌,民間采食作菜肴。段木香菇的起始年代已無從考證,木悄香菇始于1997年。
通江黑木耳:起源比銀耳更早,是銀耳的分離母體,起始年代已無從考證。最早發(fā)現(xiàn)于原始林間櫟林的腐木表面,形似人耳,故稱為“木耳”,初生為杯狀,漸變?yōu)槎鸂,諸多耳片連在一起,呈菊花狀,鮮時呈半透明,有膠質,民間采食作野菜食用。至明清年間,衍生有白色木耳(銀耳)種,“惟木生耳,黑者使白,善變法也。”
大鯢:是通江的珍稀水產(chǎn)動物,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又稱娃娃魚。是大型的兩棲動物。肉食性,喜穴居,450克以上個體可見性成熟,生長較快,最大個體可見5千克以上。自然條件下省內(nèi)分布較廣,多見于青川、江油、北川、馬邊、沐川、犍為、峨邊、武隆、酉陽、秀山、巫山、巫溪、廣元、劍閣、通江、南江、巴中、萬源、珙縣、高縣等地區(qū)。
通江天麻:是一種名貴中藥材,《本草綱目》、《本草圖經(jīng)》記載:“天麻俗稱赤箭,助陰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它有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傷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小兒驚病動風等,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并可預防早老性癡呆”。
通江空山黃牛:通江縣農(nóng)戶具有2000多年養(yǎng)牛史,逐漸形成了適應性強、具有山地放牧耐粗特性、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的地方黃牛良種——通江黃牛(又名空山黃牛)。1982年農(nóng)業(yè)部委托全國肉牛繁育協(xié)作組進行實地調查后,將通江空山黃牛定名為通江牛,收入世界牛種名錄,F(xiàn)在通江空山黃牛分布于通江、南江、巴中、平昌、萬源、達州等四川東北部地區(qū),存欄總數(shù)已達50多萬頭。
通江美食
通江銀耳羹:制作時將銀耳用溫水漲發(fā)后除去木屑雜質,摘除耳腳,將大朵撕小,再用干凈紗布包起輕搓后用清水漂洗干凈。
密麻花:系四川省傳統(tǒng)名產(chǎn)之一,通江縣以板橋的麻花最受歡迎,以蜜透滋潤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給人以濃郁的芳甜感。
香菇燉臘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臘肉和通江香菇為主料輔以當?shù)孛F山珍精制而成。巴中人在每年小寒過后,將所殺年豬加工成塊,用鹽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椏枝燒火煙熏。這種臘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兩年不腐爛。民間還將殺年豬的鮮血與豆腐、糯米加工制成血丸,作待客的風味菜。
生活風俗
飲食 農(nóng)家產(chǎn)啥吃啥。低中山區(qū)主食大米,輔以紅薯、麥面、雜糧;高山區(qū)主食玉米,谷稱包谷,輔以大米、麥面、洋芋、雜糧。一般日食三餐,俗稱“趕三六九”。大忙季節(jié)一日四餐,午前歇氣時吃糕點,名為打尖、打幺臺。冬閑日食兩餐,俗稱“趕二五八”。荒年低山區(qū)以連麩面煮稀飯,稱“羹羹”;高山區(qū)以包谷面煮稀飯,稱“抹胡子”。常年熱天午餐多吃稀飯。
包谷細米干飯 先將干包谷籽淘洗去尖,磨成瓣,將瓣子存放一兩天,俗稱“疊瓣子”。再磨細,去其粗米和面,只取細米。用鐵罐煮,水開后先放細米的三分之一,用木棒或竹棒攪勻;等煮沸后,再放細米的三分之一,待煮沸后,再放余下的細米,攪勻加蓋蒸煮。煮沸后將鐵罐放在火邊煨烤,煨烤一陣子轉一次鐵罐的方向,直到煨烤干水分。包谷細米干飯松軟有彈性,香氣四溢。
菜豆腐稀飯 先將黃豆制成嫩豆腐,然后將嫩豆腐劃成小塊,再放入酵子水(制嫩豆腐的水)稀飯內(nèi)煮。吃時,加油辣子、蔥蒜姜椒等佐料。營養(yǎng)豐富,老人最喜吃,有“菽水養(yǎng)親”的情味。
五味炒面 用炒熟的黃豆、燕麥、包谷、花生、核桃米磨成面粉。吃時,加入蔥、椒等佐料,用開水沖或用涼水拌成糊狀。炒面久藏腐,便于攜帶,隨處可吃,別有風味。
節(jié)日風俗
年節(jié):過春節(jié)稱過年,縣俗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日都是民間過年時間。有過素年、辦年貨、團年、辭舊年、迎新年、拜年、破五、過小年、鬧元宵等活動。
過素年:臘月二十三,晚餐忌吃葷,稱過素年。入夜,民間婦女備香盤灶碟,點清油燈,焚香化帛,祈灶君“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辦年貨:臘月將末,各家購買或自制過年的吃穿用品,稱辦年貨,又稱辦過年東道。
團年:同宗親屬團年多在臘月最末一天的中午或晚上,幾家團聚共餐,也有同院團年的。機關單位提前團年,團年后再放假過年。
辭舊年:有打揚塵、除污穢;寫春聯(lián)、貼年畫;祭神明、祭祖先;還有換神榜、貼門神、封門等俗。過年的晚餐稱年夜飯,多數(shù)家庭與團年合一,飯菜特別豐盛,吃不完,以示“有余有剩”。晚上守歲,一家人圍著一堆柴火,暢敘通宵,對舊年依依惜別。
迎新年:新年第一天,子夜剛過,各家便鳴炮祭神,稱出天行;爭擔第一挑水,稱搶銀水;老人說鬼怪虎狼,稱放快。清晨,小孩給老人敬煙拜年,老人給小孩散糖食或喜錢,互相祝福。早餐多吃湯圓,或吃剩飯菜,忌吃粉條、灰菜、豆芽。飯后或打牌、下棋,或踢毽子、蕩秋千,或游山、逛街,全憑自己喜好,娛樂盡興。
拜年:正月初一不到親戚家送禮拜年。俗諺:“初一不出門,初二慢慢行,初三四里拜四鄰。”春節(jié)期間除走親訪友拜年外,不少鄉(xiāng)村,特別是城鎮(zhèn),扎龍燈、獅子、彩船、車燈,從初三到十五挨家挨戶拜年。主人放鞭炮相迎.并待以煙茶糖食,或以喜錢致謝。
破五:正月初五,商店開始營業(yè),干部、工人上班,農(nóng)民下地生產(chǎn),俗稱破五。
過小年:正月十四,家庭和機關均聚餐,稱過小年,少數(shù)地方稱過大年。建國前,農(nóng)村有請神、送童子、逐鼠、送跳蚤、放河燈、喂果樹等多種活動。喂果樹、放河燈的習俗至今猶存。
鬧元宵: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有鬧元宵、觀花燈活動。晚上,龍燈、獅子、彩船、花燈齊出于街道,人們用鞭炮、焰花燒耍龍燈的人?駳g半夜之后,各種花燈均拆除燒掉,稱倒燈。春節(jié)活動到此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