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四川 >> 廣元市 >> 鄉(xiāng)鎮(zhèn)介紹 >> 下寺鎮(zhèn) |
下寺鎮(zhèn) |
下寺鎮(zhèn),劍閣縣城所在地,劍閣縣政治、經濟、文化、工業(yè)中心,劍門關旅游接待基地。位于四川省北部,劍門關風景區(qū)北入口,寶成鐵路、綿廣高速公路、108國道在此交匯,享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譽,是“四川省重點鎮(zhèn)”、“全國重點鎮(zhèn)”。東晉永和三年(347年),于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今下寺鎮(zhèn)雷鳴社區(qū)),是歷史上最早的“劍閣縣”建制。2003年9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zhèn)遷至下寺鎮(zhèn)。 全鎮(zhèn)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4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下寺鎮(zhèn)四山(空木山、冠京山、云臺山、大坪山)四壩(大倉壩、沙溪壩、修城壩、拐棗壩)一河(清江河),組成了特殊的地形地貌,最高海拔1243米,最低海拔460米。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米,全年日照時間1142.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85天,夏無酷署,冬無嚴寒,自然條件優(yōu)越。 行政區(qū)劃 4個社區(qū)居委會,14個行政村:修城社區(qū)、沙溪社區(qū)、渡口社區(qū)、雷鳴社區(qū)、下寺村、大倉村、拐棗村、三江村、大橋村、友于村、石甕村、窯溝村、風埡村、麻柳村、五臺村、冠京村、硝廠村、空木村。 資源優(yōu)勢 下寺鎮(zhèn)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交通便利,寶成鐵路、國道108線高速公路呈東西向橫貫全鎮(zhèn),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水泥礦、鐵礦、鋁礦、鋁土礦、硅石、石灰石、硫鐵礦、砂石等。清江河年平均流量達10.3億立方米,水利資源豐富。 發(fā)源于平武縣摩天嶺下的清江河,流經下寺境內20余公里,天然落差116米,年平均流量10.3億立方米,可建若干處梯級發(fā)電站。河水清澈,絕無污染,清江魚內嫩味美,種繁多,是下寺最大特色水平。 下寺鎮(zhèn)四山(空木山、冠京山、云臺山、大坪山)多松柏,陽山多青杠樹,廣出木耳。林木茂盛,植被良好,盛產天麻、細辛、杜仲、銀花、沙參,首烏等中藥材。山林中有猴、蛇類、山雞,紅腹錦雞,野豬、兔、獾等野生動物。石灰石、煤的蘊藏量大。 下寺四壩(大倉壩、沙溪壩、修城壩、鄧竹壩)沿清江河流域左右分,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列入劍閣新縣城城市規(guī)劃范圍。 經濟建設 鎮(zhèn)境內四壩:修城壩為行政中心,沙溪壩為商貿園區(qū),大倉壩為文化娛樂、旅游接待中心,鄧竹壩為工業(yè)園區(qū)。鎮(zhèn)正中心寶龍山為生態(tài)公園。登高一望,四壩盡收眼底。 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城由普安鎮(zhèn)搬遷到下寺鎮(zhèn)。新縣城駐地下寺鎮(zhèn)南距劍門關14公里,西距茶園溝風景區(qū)12公里,距廣元市45公里,距廣元飛機場30公里,北經寶輪可直達九寨溝,走高速公路到成都也僅需2個多小時。 一衣帶綠水環(huán)繞新縣城13.2平方公里規(guī)劃區(qū),40余家縣級各部、局辦公大樓,清江花園住宅區(qū)等建筑如雨后春筍,巍然屹立在劍門關下,清江河之濱。城市規(guī)模大具。 交通狀況 清江河從鎮(zhèn)境內蜿延穿插,貫穿城區(qū),寶成鐵路、綿廣高速公路、國道108線以及即將建設的西成高速鐵路在此交匯,距蘭渝高速公路僅14公里,距廣元機場僅20公里,交通十分快捷便利。2003年被列為四川省重點鎮(zhèn),2004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zhèn)。 社會事業(yè) 劍閣縣城遷址下寺鎮(zhèn)以后,作為縣城所在地,社會事業(yè)得到了迅猛發(fā)展。現有高完中1所,小學6所,職業(yè)中學1所,職業(yè)中專1所;醫(yī)院5所;體育館1座;電影院1個等?h青少年宮、圖書館、文化館等已集合于劍門大廈正處于建設中;劍閣電視臺已全部遷址沙溪壩,等等。
旅游資源 茶園溝為廣元市著名風景區(qū),地處下寺鎮(zhèn)西端,屬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范疇,高峽平湖,森林蒼茫,流水潺潺,鳥獸成群,有“白人巖”、“熊人巖”、“翠蓋巖”、“金子溝”、“鐵圍城”、“牛腳石”、“牛腳寺”、“神仙境”及三國時期鐘會伐蜀時的秘經和相關的“陷馬渠”等景點。加之蓄水300萬立主米,370畝水面積的人工湖泊,更為青山增韻致,15000畝常綠喬木裝點得茶園溝千溝萬壑生意盎然。茶園溝是一塊未被開墾的處女地。一派原始的自然景觀。依山傍水搭建樓臺亭榭,修筑環(huán)山小道,維護自然景點,保持天真,原始,自然,野趣,自然游人如織。 特產美食 地方綠茶,歷史有名,《蜀中名勝記》有載:“有梁山寺,產茶,亦為蜀中奇品”。早在唐代,劍門的綠茶已成貢品,宋代詩人陸放翁“細雨騎驢入劍門”時,曾在把盞品茗之后也即興盛贊劍門玉綠,就是當年的中國工農紅軍攻克劍門關后,幾位指揮戰(zhàn)斗的將軍們也稱“雄關有茶香中華”。 此茶生長在海拔千余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質肥沃的劍門山,遠銷全國各地,其中“劍門玉綠”獲中國西部農博會名優(yōu)產品稱號,“劍門翠云玉芽”榮獲第五界“中杯茶”一等獎。 臘肉,由臘月腌制而得名。據說秦始皇帝改年制以十二月為臘月,下旨天下大慶,這一月百姓殺豬宰羊,并腌制肉食品貯存來年食用。據《劍州志》載,劍人每歲冬宰殺肥豬,腌制臘肉,堪稱佳品,或宴請賓客,或贈送親友。“劍門牌”火腿選用肥瘦適度的豬肉,于每年立冬開始下料,經過腌、洗、曬、整型、配制上等佐料,腌制發(fā)酵等工序,從原料到成品一般需時5-8個月。劍門火腿爪彎腿直,腿心豐滿,色澤金黃,狀如瑟琶,刀工光潔,瘦肉切面嫣紅似火,肥肉呈乳白色,肉質干爽,富有彈性。其味清香純正,咸淡可口,肥不膩口,瘦不嵌牙。劍門火腿經國家檢驗、注冊“劍門牌”商標。曾被商業(yè)部、四川省評為優(yōu)質產品。 劍門豆腐歷史悠久,以其白、細、嫩、著稱,麻、辣、燙、色鮮、味美聞名遐邇,馳名川陜、揚名省內外及港、澳地區(qū)。劍門豆腐制作品類已達140多種。劍門豆腐干真可謂素火腿,佐酒美味、待客上品。最大特色是:白嫩——似棉似雪,如奶如膏;細膩——溫柔滋潤,爽口無渣;韌性好——拉條切塊,削片團丸,隨意成形,百依百順,不碎不爛;味清香——無膽水石膏味,含大豆的原汁醇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