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概況】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省轄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東與湖南省懷化市毗鄰,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河池市接壤,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銅仁兩市,總面積30282平方千米。全州轄15個縣,1個縣級市。全州常住人口373.13萬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qū),被譽為生態(tài)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各族人民在這片民族文化沃土躬耕壟畝,是世界鄉(xiāng)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18個生態(tài)文化保護圈之一,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苗族服飾、古歌、銀飾等53項72個保護點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舞陽河、云臺山、雷公山等自然景區(qū)山水秀美風光獨特,鎮(zhèn)遠古城、西江千戶苗寨、肇興千戶侗寨、下司古鎮(zhèn)等文化景區(qū)歷史悠久。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2020年6月,經(jīng)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qū)和項目名單。
【行政區(qū)劃】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15個縣,1個縣級市:
凱里市 面積1569.69平方千米,人口72.31萬,政府駐大十字街道市府路30號,下轄9個街道、11個鎮(zhèn)
黃平縣 面積1668平方千米,人口244125,政府駐新州鎮(zhèn),下轄5個鎮(zhèn)、9個鄉(xiāng)
施秉縣 面積1531.83平方千米,人口125518,政府駐城關鎮(zhèn),下轄5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三穗縣 面積1035平方千米,人口23.32萬,政府駐文筆街道,下轄2個街道、7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鎮(zhèn)遠縣 面積1889.84平方千米,人口27.6萬,政府駐舞陽鎮(zhèn),下轄8個鎮(zhèn)、4個鄉(xiāng)
岑鞏縣 面積1486.5平方千米,人口168441,政府駐舞水街道,下轄1個街道、6個鎮(zhèn)、5個鄉(xiāng)
天柱縣 面積2201平方千米,人口42.12萬,政府駐鳳城街道,下轄4個街道、11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錦屏縣 面積1597平方千米,人口155182,政府駐三江鎮(zhèn),下轄7個鎮(zhèn)、8個鄉(xiāng)
劍河縣 面積2176平方千米,人口188507,政府駐仰阿莎街道,下轄1個街道、11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臺江縣 面積1107.33平方千米,人口173677,政府駐臺拱街道,下轄2個街道、4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黎平縣 面積4441平方千米,人口57.76萬,政府駐德鳳街道,下轄3個街道、14個鎮(zhèn)、9個鄉(xiāng)
榕江縣 面積3315.8平方千米,人口29.35萬,政府駐古州鎮(zhèn)古州北路29號,下轄1個街道、9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
從江縣 面積3245平方千米,人口30.95萬,政府駐丙梅街道,下轄1個街道、12個鎮(zhèn)、7個鄉(xiāng)
雷山縣 面積1204.36平方千米,人口12.32萬,政府駐丹江鎮(zhèn),下轄1個街道、5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麻江縣 面積960平方千米,人口12.94萬,政府駐杏山街道,下轄2個街道、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丹寨縣 面積940平方千米,人口138642,政府駐龍泉鎮(zhèn),下轄1個街道、4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歷史沿革】
秦代屬黔中郡和象郡。
西漢時期屬武陵郡和牂牁郡。
隋代屬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
唐代屬黔中道,置有充州、應州、亮州等羈縻州和獎州等經(jīng)制州。
宋代分屬荊湖北路、夔州路和廣南路,置有邛水縣、安夷縣和亮州、古州等羈縻州。
元代屬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廣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峽縣、黃平府、鎮(zhèn)遠軍民總管府及古州八萬洞民總管府。
明洪武年間設鎮(zhèn)遠、清浪、銅鼓、五開、偏橋、古州、清平、興隆8衛(wèi);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鎮(zhèn)遠、黎平、新化4府,隸屬貴州布政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華府并入黎平府;正統(tǒng)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從2縣;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縣,十一年(1498年)置鎮(zhèn)遠縣;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二十八年(1600年)置黃平州。
清康熙年間,鎮(zhèn)遠、偏橋、清平3衛(wèi)分別并入鎮(zhèn)遠、施秉、清平縣,興隆衛(wèi)并入黃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開、銅鼓、清浪3衛(wèi),置開泰、錦屏、青溪3縣;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臺拱5廳,分屬鎮(zhèn)遠、黎平、都勻3府管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廳,隸黎平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州、廳為縣,設鎮(zhèn)遠、施秉、青溪、思縣、邛水、天柱、錦屏、黎平、下江、永從、榕江、丹江、臺拱、劍河、黃平、爐山、八寨、麻哈共18縣。
民國三年(1914年)設黔東道,治鎮(zhèn)遠,領鎮(zhèn)遠、邛水等26縣。
民國十二年(1923年)廢道,各縣直屬于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思縣易名岑鞏縣,二十年(1931年)麻哈縣更名麻江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qū),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鎮(zhèn)遠,第十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黎平,后經(jīng)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兩次調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區(qū)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區(qū)改為第一行政督察區(qū)(仍駐鎮(zhèn)遠)。
民國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縣并入鎮(zhèn)遠等縣,裁丹江縣,將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縣,八寨縣易名丹寨縣,丹江河以東之地并入臺拱縣,臺拱縣改名臺江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縣區(qū)域建立雷山設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設置局為雷山縣。
1956年4月18日,撤消鎮(zhèn)遠專區(qū),建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鎮(zhèn)遠專區(qū)的余慶縣劃歸遵義專區(qū),都勻專區(qū)的麻江、丹寨、黎平、從江、榕江5縣劃入黔東南自治州,自治州轄16個縣,州人民政府駐凱里,7月23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1958年12月調整行政區(qū)劃,丹寨、麻江、爐山、雷山4縣合并建凱里縣,臺江縣并入劍河縣,從江縣并入榕江縣,施秉縣并入黃平縣,岑鞏縣、三穗縣并入鎮(zhèn)遠縣,天柱縣并入錦屏縣,全州設7個縣。
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復天柱、從江、雷山、麻江4縣和施秉、三穗、岑鞏、臺江、丹寨5縣建置,自治州仍轄16個縣。
1983年8月,國務院批準撤消凱里縣建立凱里市。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東鄰湖南,南接廣西,與黔南、銅仁、遵義毗鄰。全境東西寬220千米,南北長240千米,總面積302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州境總體地勢是北、西、南三面高而東部低。中部雷公山區(qū)和南部月亮山為中山地帶,西部和西北部為丘陵狀低中山區(qū),東部和東南部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內大部分地區(qū)海拔500~1000米。最高點為雷公山主峰黃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點為黎平縣地坪鄉(xiāng)井郎村水河出省處,海拔148米。
氣候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立體氣候明顯! ∪萜骄鶜鉁貫15.5℃~19.3℃;年降水量773.7毫米~1249.9毫米;日照時數(shù)1019.6~1778.4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74~81%,年無霜期309~348天。
水文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有大小河流983條,其中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25條,以清水江、舞陽河、都柳江為主干,呈樹枝狀展布于各地。苗嶺以北的清水江、舞陽河屬長江水系,苗嶺以南的都柳江屬珠江水系。清水江自西向東流經(jīng)丹寨、麻江、凱里、黃平、施秉、臺江、劍河、錦屏、天柱9縣、市,州境河道長376千米,流域面積14769平方千米。舞陽河自西向東流經(jīng)黃平、施秉、鎮(zhèn)遠、岑鞏4縣,州境河道長166千米,流域面積為5106平方千米。都柳江自西向東南流經(jīng)榕江、從江2縣,州境河道長141千米,流域面積為8802平方千米。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高等教育學校2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3569人,在校學生10407人,畢業(yè)生3374人;高等專科學校1所,招生4998人,在校學生15555人,畢業(yè)生4226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20所,招生14237人,在校學生39063人(其中:非全日制在校學生4686人),畢(結)業(yè)生7847人。普通高中45所,招生33967人,在校學生101888人,畢業(yè)生24290人。初級中學16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在校學生192851人。小學641所,教學點449個,在校學生391807人。幼兒園1403所(其中:民辦491所),在園幼兒163697人。全州普通高考錄取本科學生17178人,本科及以上上線率43.39%,錄取?茖W生14171人,中職單報高職錄取?茖W生5911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雜費覆蓋率已達100%,免除教科書覆蓋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5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93%。
文化事業(yè)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7個,博物館39個(其中,陳列館7個,紀念館4個),表演團體3個。年底全州電視轉播發(fā)射臺17個,有線數(shù)字電視用戶115.72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41%,廣播綜合覆蓋率98.76%。
醫(yī)療衛(wèi)生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擁有衛(wèi)生機構3700個。其中,醫(yī)院110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2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7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7所,診所(衛(wèi)生所、醫(yī)務室)428個,門診部5個,村衛(wèi)生室2867個,采供血機構3個,其他衛(wèi)生機構15個。全州實有醫(yī)院病床29047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31712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7770人,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2398人,注冊護士13764人,藥師(士)1232人,技師2580人,衛(wèi)生監(jiān)督員246人,其他衛(wèi)生技術人員3722人。
體育事業(yè)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縣級室內體育館10個,縣級公共露天體育場11個,公共游泳館6個,體育公園14個。
【旅游資源】
黔東南州自然風光神奇秀麗,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民族風情濃郁迷人。以舞陽河和云臺山為代表的山水名勝,自然風光迤邐多姿;以凱里、臺江、雷山為代表的苗族風情,文化底蘊濃郁;以黎平、從江、榕江為代表的侗族風情,獨特的建筑藝術令人賞心悅目;還有施秉杉木河、黃平野洞河、劍河溫泉、岑鞏龍鱉河等景點,構成黔東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觀,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橋和述洞侗族獨柱鼓樓、榕江車江八寶寨古樓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記錄。遮天蔽日的亞熱帶森林,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又使其成為理想的避暑勝地。早在1992年的國際旅游年會就巳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區(qū)之一,隨后又被聯(lián)合國保護世界鄉(xiāng)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shù)民族文化保護圈。黎平肇興堂安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為中國與挪威國際合作項目生態(tài)博物館,境內有“舞陽河”和“黎平侗鄉(xiāng)”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qū)。
旅游業(yè)蓬勃發(fā)展。秀美的山水、眾多的名勝古跡,充滿厚重原生文化色彩的民族風情,讓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留連忘返,也帶動了第三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自然風光秀麗奇絕,其中歷史文化名城鎮(zhèn)遠及古建筑群青龍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舞陽河、云臺山、龍鰲河風光聲名遠播,雷公山、月亮山杉木河以其旖旎的自然景致讓游客嘆為觀止,每年300多個苗侗各民族的節(jié)日,其吹蘆笙、木鼓舞、踩堂、侗戲、搶花炮、斗牛、斗鳥、龍舟、賽馬以及唱山歌、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等民族形式的精彩匯粹,令人目不遐接,眼花繚亂。此外,苗族的吊腳樓、侗族的鼓樓、風雨橋以其獨特的構造享譽海內外。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創(chuàng)建A級旅游景區(qū)81家,其中,5A級旅游景區(qū)1家,4A級旅游景區(qū)18家,3A級旅游景區(qū)55家;2A級旅游景區(qū)7家。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節(jié)之鄉(xiāng)、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苗族侗族文化遺產(chǎn)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態(tài)博物館”等諸多美譽,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十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旅游目的首選地之一。 有以陽河和云臺山為代表的山水風光;以凱里、臺江、雷山為代表的苗族風景和以黎平、從江、榕江為代表的侗族風景;還有施秉杉木河、黃平野洞河、劍河溫泉、岑鞏龍鱉河等景點,構成黔東南的旅游景觀,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橋和述洞侗族獨柱鼓樓、榕江車江八寶寨古樓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記錄。有亞熱帶森林。1992年的國際旅游年會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區(qū)之一,隨后又被聯(lián)合國保護世界鄉(xiāng)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shù)民族文化保護圈。黎平肇興堂安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為中國與挪威國際合作項目生態(tài)博物館,境內有“陽河”和“黎平侗鄉(xiāng)”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qū)、雷公山自然保護區(qū)、苗嶺國家地質公園。
【風景名勝】
鎮(zhèn)遠古鎮(zhèn)
鎮(zhèn)遠古鎮(zhèn),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zhèn)遠縣,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wèi)城。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xiàn)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筑、傳統(tǒng)民居、歷史碼頭數(shù)量頗多。
據(jù)記載,古代的鎮(zhèn)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宋紹定元年(1226年),賜名鎮(zhèn)遠州,“鎮(zhèn)遠”這一名稱從此沿用至今。鎮(zhèn)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設縣開始已有2280多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
2020年1月7日,鎮(zhèn)遠古鎮(zhèn)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為4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zhèn)南貴村,距雷山縣城36千米,距黔東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huán)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
西江千戶苗寨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木結構吊腳樓,千余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西江千戶苗寨主要景點有西江苗族博物館、鼓蔵頭家、活路頭家、釀酒坊、刺繡坊、蠟染坊、銀飾坊、觀景臺、噶歌古道、田園觀光區(qū)等。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fā)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看臺。
1982年,西江苗寨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景點。1992年,西江千戶苗寨被列為貴州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凱里云谷田園
云谷田園·是凱里市首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貴州省100個旅游景區(qū)、貴州省100個農業(yè)園區(qū)、貴州省十佳農業(yè)園區(qū)、貴州省十佳農業(yè)旅游景區(qū)等,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舟溪鎮(zhèn),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從凱里出發(fā),驅車二十分鐘即可抵達,距離凱里南站不到二十分鐘的車程,周邊山水環(huán)繞,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俗風情,遠離城市污染,神清氣爽,瞬間進入生態(tài)度假天堂。
杉木河景區(qū)
杉木河景區(qū)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qū)十大景區(qū)之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施秉縣西北部,距縣城14公里。景區(qū)分為蛇沖、黃土內、紫荊關、蔣家田四大片區(qū),面積96平方公里,規(guī)劃景點19處。杉木河河水對人體有天然療效,被譽為“神水礦泉河”而名震天下。
景區(qū)以清澈晶亮的泉水,險峻嵯峨的峰叢為主體,具有“雄、秀、幽、奇”自然特色。步入景區(qū),單見山羨水俏麗,水巒山環(huán)淌,整個景區(qū)幽而不閉、深而不險;河床白砂鋪墊,砂丘一塵不染;水中鰲蟹結隊,魚蝦自由遨游;兩岸懸壁藤蔓,古樹臨空舒展,千年古峽一派生機盎然。
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qū)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居民1100余戶,6000多人。肇興侗寨四面環(huán)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肇興侗寨分內姓外姓,對外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qū),當?shù)胤Q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肇興侗寨是黎平侗鄉(xiāng)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景點,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xiāng)村古鎮(zhèn)”之一,2007年被《時尚旅游》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臺山景區(qū)
云臺山,位于施秉縣北部,為白云巖喀斯特地貌距縣城區(qū)13公里。云臺山風景區(qū)是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云臺山、外營臺、轎頂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組成。
云臺山,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峰團侖巖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于云霄之半”,山巔如臺,加之云霧繚繞,故名云臺山,2014年6月23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審議并過了以貴州施秉云臺山等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請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申請,云臺山成為貴州省第三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
【民俗文化】
民族節(jié)日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著苗、侗、漢、水、瑤、壯、布依族、土家等民族。黔東南素有“百節(jié)之鄉(xiāng)”的別稱,一年中有節(jié)日集會200多個。節(jié)日活動有唱歌跳舞、斗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jié)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jié)、姊妹節(jié)、“四月八”、吃新節(jié)、龍舟節(jié)、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節(jié)、摔跤節(jié)、林王節(jié)、“三月三”歌節(jié)、“二十坪”歌節(jié),水族的端節(jié),瑤族的“盤王節(jié)”等等。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主要有苗族的“劃龍船”和武術,侗族的被譽為“東方橄欖球”的搶花炮等。
吃新節(jié)
“吃新節(jié)”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節(jié)日,由古代的祭祀演變而來,各地過節(jié)時間不一,一般在農歷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這段時間內。
非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人類非遺代表作1項3處(侗族大歌),國家級非遺56項78處,位居全國同級地州市前列;省級非遺218項307處,居全省第一;州級非遺329項417處,縣(市)級非遺1590項。州內民族節(jié)日眾多,全州每年有各類民族節(jié)日390余個,其中萬人以上的節(jié)日有120多個。
文物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99處、州級54處、縣級867處,國家文物局備案博物館33家,10個苗族村寨和12個侗族村寨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個、名鎮(zhèn)2個、名村7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1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415個,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126個。
民間歌舞
黔東南素有“歌舞海洋”的別稱。苗族的“飛歌”和“游方歌”,還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調式不一。侗族的歌有合唱歌曲,也有獨唱歌曲,特別是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侗族“大歌”。
民族舞蹈主要有被稱為“東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踩鼓舞,有蘆笙舞,侗族的“多耶舞”。
民族工藝
民族工藝有早在宋代就作為貢品的苗族蠟染和侗族的侗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繡。苗、侗、水、瑤、畬等民族的干欄式吊腳樓,土家族的衙院莊園,侗族的鼓樓、花橋。
【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15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榮膺中國十佳魅力城市。
2019年11月,獲得“‘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稱號。
2020年6月1日,2020年傳統(tǒng)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市。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yǎng)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qū)”。
2023年1月28日,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 |